序號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論文名稱 |
發表刊物名稱、卷、期 |
收錄情況 |
1 |
褚潤 |
陳年來 |
不同進水濃度條件下浮萍去除氮、磷的效果比較 |
環境污染與防治 |
CSCD-C |
2 |
張英英 |
張仁陟 |
不同耕作措施對春小麥生育期內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3 |
劉斌 |
陳年來 |
不同間作播期和密度對甜瓜/向日葵間作系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 |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
SCD |
4 |
張凱 |
陳年來 |
不同抗旱性小麥氣體交換特性和生物量積累與分配對水氮的響應 |
核農學報 |
SCD |
5 |
宋敏 |
齊鵬 |
不同生物質炭輸入水平下旱作農田溫室氣體排放日變化研究 |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
SCD |
6 |
李娜 |
張仁陟 |
持續模擬干旱脅迫對胡麻萌發特性影響及品種抗旱性評價研究 |
核農學報 |
SCD |
7 |
李夢龍 |
邱惠珍 |
氮肥施用量對水澆地覆膜馬鈴薯土壤礦質氮含量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
SCD |
8 |
邢軼蘭 |
邸利 |
復合污染土壤中水稻根際元素特性及效應研究 |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
SCD |
9 |
劉淑英 |
劉淑英 |
甘肅省耕地集約利用空間分析 |
土壤通報 |
SCD |
10 |
喬蕻強 |
喬蕻強 |
甘肅省耕地數量變化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計量關系研究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11 |
王平 |
王平 |
高寒草甸土壤CO2和N2O釋放對C、P添加的響應 |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
SCD |
12 |
王平 |
|
高寒草甸土壤溫室氣體釋放對水分變化的響應 |
土壤通報 |
SCD |
13 |
唐晶 |
陳英 |
河西走廊地區農民土地價值觀空間自相關分析 |
土壤通報 |
SCD |
14 |
喬蕻強 |
喬蕻強 |
河西走廊農地流轉中農戶的意愿特征及影響因素 |
水土保持研究 |
SCD |
15 |
羅珠珠 |
羅珠珠 |
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土壤物理性質對苜蓿種植年限的響應 |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
SCD |
16 |
劉學錄 |
劉學錄 |
基于MCE-CA模型的嘉峪關市城市開發邊界劃定研究, |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
SCD |
17 |
杜娟 |
陳英 |
基于PSR模型的民勤縣綠洲-荒漠交錯帶生態系統健康評價 |
水土保持研究 |
SCD |
18 |
喬蕻強 |
陳英 |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征地補償農戶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19 |
楊曉妮 |
楊浩 |
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洮河水環境質量評價 |
環境科學與技術 |
SCD |
20 |
喬蕻強 |
喬蕻強 |
基于熵權物元模型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 |
土壤通報 |
SCD |
21 |
喬蕻強 |
陳英 |
基于脫鉤理論的生態環境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
土壤通報 |
SCD |
22 |
王小娟 |
陳年來 |
進水濃度和水力停留時間對浮水植物凈化效果的影響 |
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 |
SCD |
23 |
張君 |
邱惠珍 |
立枯絲核菌對馬鈴薯的致病機理研究Ⅱ: 病原菌毒素對幼苗活性氧代謝及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 |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
SCD |
24 |
羅珠珠 |
羅珠珠 |
苜蓿-作物輪作模式對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及有機碳的影響 |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
SCD |
25 |
孔喆 |
陳英 |
農戶土地意識分化對耕地保護行為的影響研究-以甘肅省涼州區為例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26 |
吳泳辰 |
陳年來 |
調虧灌溉對加工番茄產量、品質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
灌溉排水學報 |
SCD |
27 |
楊曉妮 |
楊浩 |
西北黃土塬地區集雨水的混凝沉淀優選試驗研究*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28 |
岳丹 |
張仁陟 |
小麥和玉米秸稈不同還田量下腐解特征及其養分釋放規律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29 |
高怡安 |
邱惠珍 |
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對甘肅省中部沿黃灌區馬鈴薯產量、土壤礦質氮水平及氮肥效率的影響 |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
SCD |
30 |
高小龍 |
張仁陟 |
玉米秸稈添加量對黃土高原旱作農田土壤固碳特征的影響 |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
SCD |
31 |
王東 |
陳英 |
玉米種植制度調整下的耕地經濟效益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定西市魯家溝鎮太平村為例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
SCD |
32 |
王克鵬 |
張仁陟 |
長期免耕和秸稈覆蓋下黃土高原旱作土壤不同粒級復合體中酸解有機氮含量及分配比例變化 |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
SCD |
33 |
姜成英 |
陳年來 |
枝梢環剝對油橄欖萊星品種果實產量及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 |
林業科學研究 |
SCD |
34 |
Kankam, F |
邱慧珍 |
3-Methylthiopropionic Acid of Rhizoctonia solani AG-3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Fungus |
PLANT PATHOLOGY JOURNAL |
SCI |
35 |
方書敏 |
方書敏 |
Canopy transpiration of Pinus tabulaeformis plantation forest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of China |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SCI |
36 |
牛伊寧 |
羅珠珠 |
Contributions of long-term tillage systems on crop production and soil propert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SCI |
37 |
Yeboah, S. |
張仁陟 |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a spring wheat-field pea sequence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in semi-arid Northwest China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SCI |
38 |
Kankam, F |
邱慧珍 |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ytotoxins Produc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AG-3, the Cause Agent of Potato Stem Canker |
AMERICAN JOURNAL OF POTATO RESEARCH |
SCI |
39 |
尚筱潔 |
尚筱潔 |
Recent Advances in Free-Radical-Promoted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Alcohol/Ether alpha-O-C(sp(3))-H Bond |
ACTA CHIMICA SINICA |
SCI |
40 |
尚筱潔 |
尚筱潔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ree-radical-promoted C-Si formation via selective C-H/Si-H functionalization |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
SCI |
41 |
王冬雪 |
王平 |
RESPONSES OF CO2 AND N2O EMISSIONS TO CARBON AND PHOSPHORUS ADDITIONS IN TWO CONTRASTING ALPINE MEADOW SOIL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
SCI |
42 |
Yeboah, S. |
張仁陟 |
Tillage effec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crop yield in spring wheat-field pea rotation |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
SCI |
43 |
許艷 |
張仁陟 |
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旱地土壤總磷及組分的影響 |
水土保持通報 |
否 |
44 |
程文仕 |
程文仕 |
基于RAGA-PPC模型的土地整治綜合效益評價——以甘肅省慶陽市15個土地整治項目為例 |
水土保持通報 |
否 |
45 |
喬蕻強 |
劉學錄 |
基于條件價值評估法的農業生態補償意愿及支付水平評估——以甘肅省永登縣為例 |
水土保持通報 |
否 |
46 |
張慧秀 |
邱慧珍 |
馬鈴薯中立枯絲核菌代謝產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
食品工業科技 |
否 |
47 |
羅君 |
羅君 |
生態文明導向下的小尺度農村居民點整理——以甘肅省渭源縣清源鎮為例 |
水土保持通報 |
否 |
48 |
賈焰 |
張仁陟 |
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資源生態足跡研究 |
草業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49 |
許艷 |
張仁陟 |
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旱地土壤總磷及組分的影響 |
水土保持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50 |
張婧 |
張仁陟 |
保護性耕作對黃土高原農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
中國沙漠 |
學校181種期刊 |
51 |
何萬春 |
邱慧珍 |
不同氮水平對旱地覆膜馬鈴薯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
學校181種期刊 |
52 |
喬蕻強 |
喬蕻強 |
村民關聯度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戶參與度的影響 |
中國沙漠 |
學校181種期刊 |
53 |
王平 |
王平 |
帶膜還田時玉米秸稈的腐解率和還田層的溫濕度變化趨勢 |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
學校181種期刊 |
54 |
劉媛媛 |
劉學錄 |
甘肅永登縣土地利用景觀格局的空間尺度效應 |
應用生態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55 |
陳英 |
陳英 |
耕作層土壤養分含量的空間自相關分析 |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
學校181種期刊 |
56 |
喬蕻強 |
喬蕻強 |
基于農戶生計資產視角的土地生態安全定量評估 |
中國沙漠 |
學校181種期刊 |
57 |
趙靖靜 |
張仁陟 |
隴中黃土高原不同草田輪作模式土壤碳組分的差異研究 |
草業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58 |
劉星 |
邱慧珍 |
壤滅菌-生物有機肥聯用對連作馬鈴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結構的影響 |
生態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59 |
羅珠珠 |
羅珠珠 |
土壤團聚體穩定性及有機碳組分對苜蓿種植年限的響應 |
草業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60 |
張仁陟 |
張仁陟 |
一膜兩年覆蓋條件下耕作方法對旱作玉米產量及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 |
水土保持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61 |
郭小燕 |
劉學錄 |
以提高生態系統服務為導向的土地利用優化研究--以蘭州市為例 |
生態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
62 |
賈焰 |
張仁陟 |
中國與非洲農產品貿易虛擬水流動及節水效應研究 |
草業學報 |
學校181種期刊 |